卿三彬, 1977年出生于四川成都,2001年入“四川书法艺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全国首届草书大展三等奖,浙江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大展银奖,浙江省第六届全浙书法篆刻展大展金奖,2008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林散之奖,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三等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大展二等奖。
关于临帖
观近现代之大家,大多师出名门。然而最终的造化则在于自己。
平时临帖、创作,写书过程中时常有些小感悟,顺手便以小纸条记下,没有诸多的理论,只是在实际书写过程中的一些总结。
临帖“像”与“不像”各有其益,也各有其弊。
“像”则易得古人之法,易得古人之神形。正如孙过庭《书谱》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所以“逼真临摹”也非常重要,很多人以为临摹只要抓住大概就行。其实,所有的气韵神采都应该是建立在笔墨书写的基础上的。“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有许多人被困于此中。临帖很像,技术很到位,一旦创作就不知道从何下笔了。临帖与创作全无干系。见过许多朋友临帖精到而创作粗疏。
“不像”则不需斤斤计较,然又恐不得法。关键把握好自己的一个“度”。临摹创作要结合好,临摹以理解为上。笔法需要仔细体会,有时对字形略有所“破”亦未尝不可。
平时临帖,喜取墨迹本,极力求取其用笔之道,每一细微之处,绝不放过,以求把握更丰富的技法,尽力完善自己的技法系统。然又喜《淳化阁帖》、《大观帖》、张旭怀素之刻帖等。何也?刻本字合为一处,品味其章法空间,结字布白,自有其妙处。 若善取之,则自有“新”得。
我临帖,先以拷贝纸细摹数遍,数十遍,体味每一处技法。“至细至微”之处更当揣摩,细处更是古人用笔之精妙处,处处皆当用心领会。再临,以求笔法与形合。临摹也要体会一种书写的过程。再放大写。放大稍难,然而以此可以加强对用笔力与空间的把握。大字自有其用笔系统,以此也可以找出自己书写之不足。写大字,人多用笔粗疏。但通过写大字,技法水平、空间结构、笔力强弱、谋篇布局之能力,皆可从中有所收获。
初时临帖,先取一家,极力深入。唯其深入方可见古人之精妙处。体古人之笔,会古人之意。无论用笔、字法、章法,皆合此一家。“竭力专精”以求纯正。纯正深入,方有体会,方有感悟。有此基础,再泛开来,然而“眼可多看,心不可花”。
写字,当有足够的时间。若每日写半小时,还没有写出感觉,又停了。若写时,应该有三小时以上。我的老师有一次说:“写字,要闲。闲的没事可做,只有写字就好。”要想闲,何其难也!若尽心于书,也可做到。”
一日想,历来之大家,皆以“创新”立于世而千古不倒。八大山人,石涛、黄宾虹、林散之皆如此。“学古而不泥古”,“化古为新”,“化为已用”……看来简单,用来则受益终身,对自己学书最有用的无非就那么几句话。如果能找到,则是很幸运了。
临帖也需要有目的:学古人之法,会古人之意,如何学?如何化为已用?如何从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我觉得应该在写的过程中慢慢去找。
字法,为书写之重。我曾作过比较,唐以前、唐以后的字法大不同。唐以前受楷书规范的影响小。字的造型生趣自然。宋以后楷书的意识太强,可以说深刻影响了行草书的创作和审美。我觉得“古法”既包括笔法,也应该包括字法。
记背字法,为书家之必修课。也就是“背字”。许多人临帖不错而创作很难,究其原因,就是心里没有字的积累。书写创作的时候心里没底,平时写过的还有点印象,遇到没写过的就晕了,不知从何下手,创作自然失败。所以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背字”。字法熟练,书写创作就会得心应手。
关于创作
许多人临帖很像,技术很到位,一创作就不行了,学到的东西运用不起来。创作的几方面要素:1、技法。2、字法、背帖。3、深入古人、对古帖气息的把握。4、大量的创作。5、读书。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关键在于很多人没下足够的功夫。写好字需要“聪明的脑袋 + 扎实的功夫”。
1、技法:对技法的把握水平,直接决定作品质量的高下。学到好的技法,需要一个真正好的老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2003年我从成都到温州,随陈忠康老师学书法,收获非常大。技法需要一个好老师的教授,同时自己也要琢磨,陈老师在一次课上告诉大家:“苦笋帖真是好啊,你要是认认真真的去摹几十遍,临几十遍,就能体会到它技法的妙绝了”。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临帖,怎样去获得书写技巧。
2、字法、背帖 很多人以为老师写得那么好,一定有诀窍,所以总是对老师穷追不舍,希望老师告之以秘诀。其实根本没那么多秘诀,老师说字法很重要。当时我没感觉有什么重要。正好有比赛,写一幅草书作品,先查字典,把字一个个找出来,再组合,整了半个月,没入展。还很累。忽想起老师这句话。在家把《书谱》、《王羲之书法字典》,认认真真的各背了几遍。字法在心里就有谱儿了。后来就觉得写作品是一件不那么困难的事。很多人不愿意下这种死功夫。想讨巧,想从老师那里找到秘诀和捷径,所以难写好。
3、深入古人、对古帖气息的把握 笔法、字法是书法的技术层面的因素,而对古人气息的把握更加重要。这是很难说清的感觉,这是古帖透露出来的一种气质和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这只能“意会”。“意会”到的东西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书写境界”。黄山谷说,“古人书字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字既成,且养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凡作字须熟观魏、晋人书,会之于心,自得古人笔法也。” 但是入古很难,难的是我们不仅仅要理解古人,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还要把古代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能够入古,就是一种深度,一种对传统经典的把握与掌握!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只有深入古人,你才知道古人的奇妙,古人的境界。很多人把自己瞎编乱造当成了创作,当成了创新。看看“恨二王无臣法”那家伙的字写得怎么样?
4、大量的创作 有时候自己临帖读帖,过一天,第二天早上醒来,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掌握了多少,如果不创作,会很快忘掉。然后又临帖,又读帖,再忘掉,周又复始。所以需要大量的创作,把自己学到的技法用进去,把新背到的字法用进去,把对古帖的领悟用上去。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生涩,有拼凑感,但一直写下去,写十幅、二十幅、五十幅,肯定就熟练了,背到的字,连续十次、二十次出现在作品里,以后想忘都忘不了。只有“入得深”,方能“出得显”。在技法、字法、气息上的功夫做足了以后,创作作品就非常简单,然后就是享受书写过程带来的愉悦了。
5、读书 我一直以为笔法、字法这些都是书法的技术层面的因素,易于把握。而气息是最难把握的。因为没有对古代历史、文化乃至古人书写心态的一种共鸣和深刻理解体会,书写中那种心意是很难入古的,这或许就是书写状态的契合吧。这时候读书就提供给书法另一种营养。书法在一个层面上是各不相同的,如篆、隶、楷、行、草,如颜、柳、赵各不相同,但在更高的一层个层面上讲,又都是相通的。
听人说书法生活,一看,倒挺适合我,生活与写字是相融的,我每天基本在书房,读书、喝茶、写字,别无杂事,倒也优哉。
说说书法意临---卿三彬
一般说来,临摹要求形神兼得,但这只是一个目标。姜白石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复得古人笔意;而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任意而摹书不任意也。"从白石道人《续书谱》中的这一段话可知在临摹过程中会不自主产生一些偏差。这一偏差的表露主要存在于三个原因:一是初始阶段,力不从心,无法达到形似的目的;二是因自身的不良书写习惯;三是在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之后,无意识地流露出对某种碑帖对自我理解,三个阶段的偏差有本质区别,最后一个阶段即是意临,意临是临摹书法的高级阶段。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意临初学者不宜。一般说来,临摹有三个步骤,即格临、对临和意临。初步阶段要求格临,对于临习者有一定限制,于今后学习有一定好处。如果信马游缰,势必造成不利。意临作为临摹的最高阶段,必须有一定的艺术水平时才能进行。
2、意临不是随意地歪曲原碑帖。忠实原貌,强调形神兼备是临摹的要旨。只有严格遵从从规矩到自由的途径,才能将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运用时得心应手。一般说来,两种不同碑帖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是形式不同,如米芾和王羲之的行书,所蕴涵的气质差异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后才能理解,如果临摹王羲之和米芾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一致,则无疑是失败的。随意地按照"自我"意识肢解、曲解原碑,而作为"意临"来看待,只不过是涂鸦乱画,不可能取得进步。
3、意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为意临是临摹的高级阶段,并不是很刻意的,而是有一个不断发展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原碑帖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正如前文所指出的,是自我意识的表现,不是刻意地搔首弄姿。一般是在临摹者个人风格已经非常强烈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
4、意临是自我意识的流露。意临中的意有"意造"和"自抒胸臆"的含义,如何绍基临《张迁碑》。在临摹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个性有很大的差异,所取舍的角度、习惯和理解方式就有一定的差异,即使是取法相同的碑帖,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就拿米芾来说,尽管全国习米者众多,但大同有小异,即由每个人的审美趣味、创作意识和个人习惯所决定的。
5、意临包含对古典的亲和力。大凡临帖,都是以古帖作为准则,符合取法乎上的原则,体现出传统博大精深的魅力,王铎"一日临书,一日应请索",而在他晚年的诸多临书中,所谓的临,已经是摆脱了字形限制,在精神风貌上也大为改观,唯一相同的是仅有文字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保持了和先贤精神的暗合。这是一种高超的临摹方式,和先贤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6、意临是熔铸百家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意临和原碑帖的差异,也表明临习者不断地吸收了其余众多碑帖精华,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身,个性语言得到不断地强化,无意识地表现出来。比如说,吴昌硕《石鼓文》就是意临的极佳范例,经历了由描摹画形到遗貌取神质的飞跃,和原版有很大的离合处。意临实质上是临习百家之后的艺术语言集中通过某一种帖最终表现出来的最可能的形式。
7、意临是继承和创新之间的纽带。意临的偏差是不能太大,在似于不似之间,否则就是舍本逐末,适得其反。郑板桥提倡临摹要有所取舍,宜抛宜弃,关键上建立在一定的内在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因而有"练一家象一家,练一家不象一家"之说。意临一方面有通过肌肉的记忆和习惯对原碑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可看成是自我才情的注入,表现出自身风貌。因而有接通传统和创新的纽带作用。
书法学习要求入帖之后出帖。不入帖,出帖就无从谈起。入帖而不能出帖,则学习无疑也是不成功的。意临实质上就是出帖问题。在临摹阶段中,格临是入门基础,对临则是临摹阶段中最漫长的操练,而意临则是脱化,由此而产生质变,最终形成自我风貌,因而必须正确对待意临。
卿三彬书法断想
齐玉新
自古以来书法都在提倡"继承与创新",我以为创新很容易,而继承很难!不与古人似就是创新,与古人似却很难!
当代书法走到了今天的时候,忽然开始理智起来,于是对于传统的认识和崇敬越发越显得重要,因之对于魏晋书法极其二王的研究与继承成了当代书法的主流方向。作为当代书法主流的行草书创作,几乎形成了千军万马拥挤在二王体系的独木桥上,谁能走得更远、挖掘的更深,似乎只有时间会非常公正的慢慢提炼出来。 记得去年在江西,张旭光先生和我说:"那么多人都写书谱,我觉得浙江有个叫卿三彬(兵)的人写得最有味道,不温不火的很内敛。"说实话在此之前我真的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于是开始关注这个名字有点特点的人。 后来陆续在网络上见到了很多卿三彬的作品(主要是小品),也慢慢的了解了一些关于他的情况。在浙江,尤其在温州一带,陈忠康几乎影响了一代年轻书法家,同时也带起了一批年轻的书法家,他们对于二王书法体系的研究和把握非常有深度,同时他们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角度。卿三彬的书法不是的在变,而这种变化是紧紧围绕在二王的体系中,可见其对于魏晋书法体系的把握和痴迷程度。切以为,卿三彬的创作,一是在用笔上不仅洗练,而且干净利落。这是基本功扎实的一种体现,也是对于传统的深刻认知,因此观其作品可以顺着他的每一笔做书写性的观赏;二是对于结构的把握,这可已从其很多带有古意的结字、构字方式中感觉到那些似曾相识的意趣,而这种做法也正好流露了魏晋时期文字半生不熟的变迁痕迹。三是对于古人气息的把握。我一直以为笔法、结构这些仅仅是书法的技术层面的因素,而气息是最难把握的,因为没有对古代历史、文化乃至古人书写心态的一种共鸣和深刻理解体会,书写中那种心意是很难入古的,这或许就是书写状态的契合吧。每当面对卿三彬的作品,我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审美体验可能就来自我们日积月累对古代经典的认读,他的作品就传达出来这样的一种感觉给欣赏者
入古难,难的是我们不仅仅要理解古人,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还要把古代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能够入古,就是一种深度,一种对传统经典的把握与掌握! 卿三彬还很年轻,因为年轻于是就有了优势和时间慢慢的靠近古人,靠近经典,将来必有大成!
志者竟成 ――读三彬兄
黄建水
吾与三彬兄结识于温州府学书社,同学于陈忠康师。时三彬兄自四川远道至温,不远千里,学书之坚,非大志者不能为,亦非大志者不能成也。古贤云:"夫人工书,需从师授。"当代书风,虽重回归帖学之传统,然能深入者甚少;而能从当代名家中择良师而从学,亦见三彬兄之惠心。 自03年从忠康师学书,三彬兄遍临众家,博学强记,敏于行,精于思,书艺渐臻娴熟。05年起又锁定《书谱》一家,专注一心,手摹心追,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自出面貌,一手风流典雅的小草屡获大奖。 观三彬兄作书,轻松自如,笔走龙蛇,看似无意,却笔笔合乎于法。其笔走迹留,因笔生势,因势成形,一派天机。近来三彬兄又不满于现状,尝试兼取各家之精髓:勤习颜鲁公,欲得浩然体魄养其磅礴之气;苦练二王,游走于颠张醉素之间,博采精妙之笔法滋其静穆之学养。 学书求艺之路,何其漫漫?求索之艰,为者自知;求索之乐,亦为者自知。愿三彬兄之书技与学识并进,他日必登庙堂之高焉。 听卿三彬先生书法课。昨天休息时在空间里发了听卿三彬先生书法课的照片,现在把听课日记和感受写下来备忘。 卿先生何许人也我不得而知,从他的姓"卿"来看,先生一定不是温州人。我最早知道先生的大名是三年前,我与一甲堂画廊老板寥泼先生网聊时,寥老板介绍说:"看看卿三彬的作品吧,他和你是同门(同是陈忠康先生门下之意)",于是我就搜索到一些卿三彬先生的作品欣赏。我被卿先生的才情所叹服,心想若干年后此人必成大器。后来就从各类书法大赛中频频看到先生的大名列在获高奖的名单之中。第六届全浙展,先生荣获金奖。 应王客先生之邀,我有幸在前日(周五)晚听了一堂卿三彬先生的精彩讲座,胜读十年书。 前日中午,王客先生来电说,晚上邀请到卿三彬先生来给成人班上课,因为班级中几位高手纷纷出去暑假旅游了,叫我必定要到,并让我通知其它没去旅游的同学,一定不能让课堂冷场。 晚七时,卿先生准时到课。从外表看,这么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子,怎么也不能令人把他与闻名遐耳的"卿三彬"等同起来,但此三彬就是彼三彬。这就象首届全浙书法展温州籍获奖作品汇报展上,温州电视台的记者满人堆里寻找陈忠康先生,就是找不到。那时侯陈忠康先生刚刚出名。会场座无虚席,三彬先生认真地看了看埋头临帖的同学们半天,然后叫我们围坐在他周围,问在座谁认真地摹过字帖?没有一人举手,然后三彬先生出示了他自己的名帖摹本,几十张名帖摹本装裱成一本册页,并被拓上仿古的底色,如果不是事先介绍,我一定以为是真迹再现!从先生的讲座中得已,先生是四川人,2003年8月2日来温跟随陈忠康先生学书,当时三彬先生在每月百余元的生活费中省出经费购置复读机,把陈忠康先生的讲话录下来,反复听读感悟。终得真传。 三彬先生主张,摹帖是学书者必不可缺的手段,而却容易被忽略的的。他自己四分摹书,四分读帖,二分临书。花三年时间将草书大字典、行书大字典、二王字典中的每一个字背了下来,现在他写作品,从不用翻字典。 他自己四分摹书,四分读帖,二分临书。花三年时间将草书大字典、行书大字典、二王字典中的每一个字背了下来,现在他写作品,从不用翻字典。可见摹帖的重要,先生还创造性地找到了一种临摹结合的方法,将原帖复印后放在拷贝纸下,再将原帖放在拷贝纸左边,真正做到临摹结合。 复印碑帖有两种方法,放大法与原大法。 摹帖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博至专,一是从专至博。 记此文字,权当我的学习笔记,我一辈子将使用三彬先生的这种方法进行书法学习,并将成为我书法教学中的指导思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