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主席何应辉11月9日在四川省文化馆主讲首期“巴蜀文艺讲堂”以来,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很多书法爱好者通过四川书法家网QQ群或以打电话的方式询问能否收听或收看到何主席的讲课录音或录像,经省文化馆经过抓紧制作,现已上传到四川文化馆官方网站,请大家点击收听收看!另外,记者李思忆、余如波采写的“何应辉畅谈‘中国文字与书法发展’”一文于11月15日在四川日报天府周末(16版)刊登,现予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何应辉畅谈“中国文字与书法发展”
□四川日报记者 李思忆 余如波
十一月九日,由省文化馆与本报联合主办的“巴蜀文艺讲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成为首位主讲嘉宾,为群众讲解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发展历程。
【实录】
1、书法艺术何以产生?汉字与毛笔是物质的两个基础
“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概说”,这是很大的题目。但是它又是我们了解文字和书法所必须的。根据我们今天大多数听众的情况,我只能把它来一个“概说”。
中国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历史。最早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自产生以来,汉字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汉字,是世界上产生最早的文字之一,但是唯有汉文字,从产生以来一直延续到现在都在使用。
所有民族中,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公元前3000多年产生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但是它最终变成了拼音文字。汉字不是象形文字,但它对物象形式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模拟比古埃及那样的象形文字来得抽象得多、简化得多。只有汉字是在原来的发展路径上一直延续到现在,为我们所用,所以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非常独特的现象。
书法跟汉字的书写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探讨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对文字产生和发展历史的探讨。书法艺术是书法家根据并且发挥汉字的特性,运用毛笔这一特殊的书写工具,使汉字的形式要素――用笔、结构、章法当中能够蕴含客观事物的形式特征和哲理法则,并且同时能够反映书者主观的性情、修养、气质、审美理想。它的产生,是在汉字实用性书写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升华而成的。
书法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一个是汉字本身,第二个就是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这样的物质基础上,书法艺术才可能产生它的精神内涵。书法的意义,绝对不只在于对文字内容的表达,它的用笔、结构、章法当中,既能够包含客观事物的形式特征和哲理法则,与此同时,又是人――书写者的性情、气质、修养、审美理想的艺术性表达。
2、从甲骨文到楷书,“隶变”是一大“跨越”
我们首先来说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的字体,最早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公元前1600多年到公元前1100年这个时段,就是我们说的殷商时期。
甲骨文是怎么来的?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来源于象形。其它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符号,以及用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造就的字形。在原始时期,人们还没有形成文字的时候,有很多概念需要记录。开始的时候使用画画的办法,用比较简略、抽象的一些符号,把客观事物的形式特征,以及它们相互关系的特征“画”出来。到了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划纹,抽象度就已经很高了,有的跟甲骨文已很相似。
大篆主要是在春秋战国这个时期。大篆之后是小篆,标准写法是秦始皇统一的文字。它把大篆加以规范,同时加以简化,形成小篆,它就是一种标准字体了。
甲骨文、金文(或大篆)、小篆,在文字学上,把它划为“古文字”。“古文字”之后,就开始进入“今文字”。“今文字”首先是隶书,它萌芽于战国中晚期小篆的草写。在隶书草写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草书,草书稍加规范成了行书,行书再规范成了楷书。从篆书演变到隶书,在文字学上叫做“隶变”。隶变在汉字字体和书法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在隶书当中,汉字的构型不再受到象形的制约,开始有了点、横、撇、捺、钩、折、挑之类丰富的笔画形态,就是我们说的“八法”。可见从篆书变成隶书后,笔法、笔势、笔形都更加多样化了。从篆到隶的演变,是中国文字史上最大的一次简化字运动。
这对于书法来说,十分重要。作为艺术的书法,其形式语汇必须具有丰富而系统的特性,我们才可能通过汉字的书写,来抽象地反映客观万物运动的规律,同时又能够表达自己的性情。而正是经过隶变,汉字才具备了这样的形式表现的特性,所以它就给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自觉,提供了物质基础。我们不再去拘泥于象形,而可以单纯地用不同形态的笔画,把一个方块里的字架构好。所以严格意义的方块字,是从隶书开始的。
3、书法艺术在汉末至魏晋时期得以“自觉”,“二王”做出了杰出贡献
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的自觉,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二王”有三个重要贡献:
第一,实现了今草的完全成熟。字体的变化是什么动力在推动呢?就是草写和正写的矛盾在推动字体的演变。草书从狭义来讲,就是隶草、今草;从广义来说,一切字体的书写都可以有草体。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总想写得更便捷、快当,草写就产生了;但在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为便于识读或正规书写,它又需要规范化,所以篆书的草写萌芽了隶书。在隶书草写的基础上,产生了隶草、今草,与此同时,草书给楷书的产生又提供了构件,比如说硬钩、尖撇等,就是楷书的重要构件。在隶书草写的长时期演变中,产生了今草,今草以及今草基础上的行书、楷书,正是在以二王为代表的东晋书家的笔下成熟的。这时的楷书已不同于汉末钟繇的楷书。
第二,从“二王”开始,书法大大地雅化了,来得更精粹,更美化、更文气,同时也更丰富。“二王”是文人行草书传统的源头。
第三,作为写字主体的人“自觉”了。从“二王”开始,写出来的书法作品可以完全是人格的自觉表达。而且从欣赏者来说,也这样来看待一幅作品,而不是纯粹把它看成实用的一张便条、一封短信等等。初唐时期孙过庭对于书法这门艺术有非常精辟的概括,“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就是说我有内在的“情”需要表达,要形之于“言”,这个“言”就是书法。他又说:“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这是指书法形式的丰富变化与统一,源于宇宙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孙过庭所讲的,就是高度自觉的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自觉,以二王书法为代表。从先秦一直到“二王”以前是中国书法的原创时期,那时书法作为艺术来说,还没有真正的“自觉”。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隶书,看篆书,其实也有很高的艺术性,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审美倾向及所表现的内在性情。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对于主观性情的发抒,处于不完全自觉的状态。虽然后人研究这个时期的时候,在史料中也提到了一些名家。但是,从这个时期绝大部分作品来看,一律不落款,书法还没有真正地精英化、文人化,书法家作为独立的“家”,地位不高。
4、关于“帖学”发展的两条“线索”,清以后“碑帖融合”成主流
在书法的原创时期基本上是“碑”的发展,就是书法上说的“碑学”。但是中间有很大一个时段的中断,从北魏一直跳到清代,清代碑学复兴,大量的秦、汉、魏刻石陆陆续续出土,对书法艺术的发展造成了革命性的变化。中间这个中断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大量的秦、汉、魏的东西,代表字体就是篆书、隶书、北碑,这些东西因为二王为源头的文人行草书和楷书越来越普及,再加上秦、汉、魏大量刻石未曾出土,所以“碑学”不显。一直到清代,大量东西出土后,引起了书法家们的重视,碑学于是开始兴旺。
以二王为源头的文人行、草、楷即“帖学”的发展的主线索中,史籍上既有记载,同时又看得到作品的,到了隋代就是智永,然后初唐是孙过庭,之后宋代有米芾,元代有赵孟�,再发展下来则是明代的董其昌,再下来到明清之交的王铎。
但是,“帖学”发展到在盛、中唐的时候又有了张旭为开始的支线索,紧接着有了颜真卿和怀素。它继承了“二王”的传统,但是加以革命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引篆入草”,或者说“引篆入行”,乃至于“引篆入楷”。五代时期是杨凝式,到了宋代黄庭坚的草书是直承张旭、怀素,用笔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篆书的意味。宋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书家,就是苏东坡,这说明主线和支线的发展,在同时代当中不能不互相影响,它们不是各个孤立的。这条线索再下来,是董其昌,董其昌主要是主线上的重要人物,但他同时受到支线的影响,“引篆入草”对他有影响。再有,又是王铎,王铎也是很大程度上受到支线的影响,王铎应该是以二王为源头的文人行草书发展中最后一个划时代的大家。
这个线索发展到清代,碑学兴起,篆书、隶书、北碑相继风行一时。文人行草书的发展,进入清代后,越来越靡弱,虽然写得流畅、文气,也很雅,但骨气越来越弱,帖学逐渐走向衰微。这个时候有了碑的影响,在碑学中兴的同时又开启了“碑帖结合”这个路数,就给行草书的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有了新的营养。这条线索一直发展下来,延续到近现代。所以中国书法的发展,在现代、当代,“碑帖兼取”、“碑帖结合”已经成为潮流。其中,产生了很多重要的书家和作品。
【记者手记】
临摹也要有“度”
11月9日,首期“巴蜀文艺讲堂”正式开始前,记者看到了预设的讲座主题“中国文字与书法发展”,觉得题目挺大,不知道受众能有多少;再看主讲人,著名书法家――何应辉,在讲座开始前1小时,他已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粉丝”团团围住,不论是合影留念,还是点评作品,他都和蔼地笑着,丝毫没有“难以接近”的傲气。
讲座一开始,省文化馆能容纳80人的主讲堂人气“爆棚”,就连两个临时开辟出来的分讲堂也“一票难求”。讲座中,看上去“话不多”的何应辉竟妙语连珠,原本预计2个小时的讲座延长到了2个半小时,观众席中也鲜有人提前离去。
事后,问何应辉最希望听众从讲座中汲取到什么营养?他说,“假设你爱好书法,今天之后,你对文字和书法的历史发展,头脑里就应该有明晰的线索了。”
在他看来,学习传统书法的时候,切入点非常重要,对书法史的发展没有正确的理解,就很不容易选准这个点。“自古以来名家多得很,各有特色。但是从学习来说,并不见得都堪为楷模,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一定都能当成字帖来临摹,对部分名家只要有所了解或有所涉猎就可以了。只有真正的‘大家’的精品才可以成为范本。”
最后,何应辉也不忘叮嘱:“越有特点的名家,相对而言就越容易学,因为他的特点太鲜明。但是一旦学进去之后,也容易被他套住,所以不同时期临摹也要有不同的方法。只有大家的精品,才真正难学,但最值得反复学。”
【人物】
何应辉,1946年生于四川成都,四川省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隶书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其幼承家学,后师事施孝长、陈子庄先生。学书由王羲之入手,后涉欧阳询、颜真卿,继攻汉魏碑刻及米芾行草和孙过庭草书等。书作以行草、隶书见长,书风朴华兼容,俊雅宏达,独具一格。
原文请参见四川日报电子版天府周末(16版):
四川日报图文版:
视频地址
(点击文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