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甑选
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时间:2010年02月18日 来源:四川书法网测试数据 作者:四川书法网 浏览数:6882

    被人们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的徽墨,产于皖南屯溪、歙县、绩溪、旌德等地,这些地方古属徽州府管辖,故称徽墨。

    徽墨色泽黑润,舐纸不胶,入纸不润,香味浓郁,宜书宜画。书画家公认徽墨落纸如漆,万载存真。徽墨在我省创产于晚唐时期,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徽墨书写或绘画,墨色至今似漆有光,经久不变,故人们称赞徽墨为千秋光,驰名中外。这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徽墨有漆烟、油烟、全烟、松烟、净烟、咸胶、加香等品种,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几十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墨色能分出浓淡层次、似漆有光、研磨无声,落纸渗透性强,能防止虫蛀。由著名的书画家和能工巧匠合作,将名人书画雕在墨模上,制成的徽墨既是实用的,又是欣赏品,品位更高,成为特种工艺品。同时,按照造型制作出金蝉、金龟等形状的工艺品,经过描金着色,这种工艺徽墨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品、纪念品,畅销国内外。

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产于晚唐时期。明代,徽墨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清代康熙年间,徽州形成了胡开文、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四大家墨庄。以后曹素功外迁上海,其余墨庄有的衰败停业,而胡开文墨庄却兴旺发达,以质地优良,物美价廉占领了徽墨市场,在徽墨行业独占鳌头。胡开文生产的苍佩室徽墨被清王朝选为贡品,年年向朝廷进贡,从此徽墨声誉更高。

    胡开文墨庄是清代乾隆47年创业的,创业者名叫胡天柱,皖南绩溪人,他从南京乡试考场匾额上看到天开文运四个字,从中节取开文两字取名为胡开文墨庄。胡开柱在墨庄开业后,积极努力提高徽墨质量,千方百计增加徽墨品种。1796年,他聘请徽派画家到北京,将驰名中外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绮丽风光描绘下来,设计出64幅形态各异的墨模,经过专人雕刻成《御园图》集锦墨,重达3.5公斤。这套墨模,在设计、造型、雕刻、制墨、描金、着色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最高水平,成为稀世珍品。以后又设计出从播种到收摘的《棉花图》,集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一体的《黄山图》以及《西湖名胜图》等一批高档书画图案,制作出一批深受中外爱好者、书画家、欣赏家所喜爱,纷纷购买收藏,有的作为礼品赠送亲友,胡开文徽墨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晚清时期,坐落在北京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座皇家御园毁于战火,但徽墨《御园图》仍保留至今完好无损,使我们仍能看到御园风光,欣赏到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1955年,在屯溪的胡开文仁记、义记、大记、仲记和墨品工业艺社等五家徽墨庄实行公私合营,成立了徽州徽墨厂。文革期间,屯溪和歙县徽墨厂,把一批珍贵的墨模埋藏起来,有的转移到外地,避免了扫四旧被毁之灾。粉碎四人帮
之后,很快将这批历史上很珍贵的墨模投入生产,使晋代文人陶渊明的手迹书法、明代的《燕山图》、清代的《御园图》 等一批十分珍稀的集锦墨很快地进入市场,十分畅销,并出口到国外,使我国徽墨这个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延续和传播。屯溪、歙县等地徽墨厂相继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八宝药墨和古色古香的手卷墨生产。并创造发展《鉴真大师东渡图》、《嫦娥奔月图》、《苏州寒山寺图》等一批旅游墨,十分抢手,丰富了旅游品市场。

    徽墨的特殊功能,对我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着重大的贡献,并曾获得很多荣誉和奖励。1910年,徽墨获得南洋劝业会授予的金质奖章,1915年胡开文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展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屯溪徽州徽墨厂的超顶漆烟书画墨,在1979年和1983年蝉联获得国家银质奖章,1989年又获得国家金质奖章。